最“弱”“名门之后”闯关IPO:煜邦电力欲压红线上会


2018-06-12 10:47·叩叩财讯

导读:“规模优势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发行人在经营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发行人话语权较弱”、“原材料议价能力低”、“单位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分摊能力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所致。”这一句比一句更扎心的描述,无一不在切中作为“名门之后”的煜邦电力自己的命门。


2018年6月12日,原本在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名单中排名第32位的煜邦电力突然发力加速,在距离其首次递交IPO申请近一年之后,终于走到了决定命运的当口——同日,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7次工作会议将正式对其首发申请进行审核。

据其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此次,煜邦电力拟于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4192万股,募集资金拟投向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等四个项目,该四个项目拟投入募投资金约2.46亿。

这原本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创业板IPO项目:发行人并非行业龙头,募集资金规模也偏小,更没有名震四海的资本大佬的入股。

然而,煜邦电力的此次IPO发审的结果却颇受市场关注。

首先,其有关净利润指标可谓创下近期上会IPO企业新低,那么,明显有违此前IPO利润指导“红线”的它能否成功过会?

其次,在不久前的5月末,监管层内部最新的51条IPO审核指引在其审核过程中是否有所体现?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申报稿中其一反常态,不断示“弱”,加上其岌岌可危的利润指标,可谓是近年最“弱”的拟上市企业,那么其能否获得发审委的“宽容垂怜“?

1)创近期IPO利润新低

煜邦电力虽然在众多排队拟IPO的企业中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其可谓是出身名门。

前身为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下设的北京煜邦电能技术中心,成立于1996年。2001年改制设立北京煜邦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股改,更名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深耕智能用电行业已经二十余载,但其此次IPO却选择的是创业板。众所周知,创业板企业往往是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成长空间较大的企业,相对于的上市门槛也较低。

据煜邦电力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5-2017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7万元、3,490万元和4,530万元。

显然,这一净利润指标几乎创下2018年3月以来IPO上会项目的新低。

2018年农历新年开年后不久的3月中,在“两会”期间之后,恢复IPO常规审查不久,便有市场传闻称监管层对投行透出内部口径,对IPO在审企业,三年低于1个亿利润,且最后一年未达到5000万,将不允许上市;更有媒体援引内部知情人士爆出未来新受理IPO项目的门槛,称对于新申报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必须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

在此后的IPO发审和一些专项核查里,乃至前段时间成批企业主动撤材料的行为中,这被投行内部称为“3、5、8”的IPO审核红线标准不断被应证。

“5000万元净利润是上市企业生存的门槛,低于这个水平,随时可能死掉,监管层这个IPO窗口指导是有道理的。如果小几千万元左右净利润的上市放开,很容易后患无穷。”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表示,这一利润“红线”虽然监管层没有发文明确表态,但实际上已经在行业内部形成共识。

反观煜邦电力,其报告期最近三年扣非净利润总和仅为1.068亿,虽然刚过三年一亿的红线标准,但是其最近一年扣非后净利润仅为4530万元,距离5000万元的近一年净利润“红线”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当然,按照利润“红线”的监管思路,并非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到5000万的企业IPO申请就一定不能通过发审。

“如果企业最后一年是4500万,但是报告期第二年比第一年利润翻番或者接近翻番的,监管层也会欢迎。”一位项目在日前刚刚过会的保荐人代表向叩叩财讯表示,之所以监管层内部要求“三年一亿’‘的,也主要是针对那种业绩不怎么增长,三年期间都在2000-4000万左右晃来晃去的企业。

那么,显然,煜邦电力报告期内第二年业绩的增长较第一年仅为30%,较接近翻番的情况差距颇大。

2)“弱”爆的名门之后

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企业的净利润高,就一定是符合上市的优质企业,反之也亦然。对于企业IPO而言,业绩的持续性问题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考核标准。

据第三方统计,2017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上任至今,已经有16个报告期最后一年过亿元利润的IPO项目被否,其中持续盈利能力被质疑的仍占多数。

净利润高的都不能掉以轻心,净利润低的就更要紧张了。

作为“名门之后”,煜邦电力除了在业绩上表现不出众外,其在招股书中,一改以往多数拟上市企业对自己优势“夸夸其谈”的包装风格,反而多处直接“示弱”,在关键项下更直接坦承“发行人话语权较弱”。

在招股书申报稿中,当在谈到“市场竞争风险”时,其表示“主要产品仍面临其他规模企业的激烈竞争,公司与行业内上市公司在规模优势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提到其下游客户时,其直言“行业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和南网公司,占据下游市场垄断地位。且行业内企业的资金实力、整体规模及市场影响力与下游客户均存在明显差距,议价能力不强,发行人在经营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对“应收账款账龄及坏账准备计提情况”进行解释时,其更指出,“公司主要通过参加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统一招标获取订单,中标后发行人与各省网公司签署销售合同,订单的付款方式通常由客户确定,由于各省网公司对付款方式要求不同,同时发行人话语权较弱,导致报告期内的付款方式较多,经常随新订单的签订而变化”。

还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至2017年,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15%、28.26%和26.61%。同期,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可比业务毛利率行业平均分别为31.77%、31.82%、30.98%。

对于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3-4个百分点的原因,煜邦电力依然自爆“弱势”:“主要系公司生产规模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原材料议价能力、单位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分摊能力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所致。”

“规模优势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发行人在经营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发行人话语权较弱”、“议价能力低”、“原材料议价能力、单位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分摊能力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所致。”

这一句比一句更扎心的描述,无一不在切中自己的命门。

那么,这么多“弱势”之下,没有任何规模优势、行业优势、话语权优势,同时主要产品毛利率还不断下降的名门之后,煜邦电力要化解发审委和市场对其持续盈利能力的怀疑,这恐怕也将是其此次IPO最大的挑战。

(完)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