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孙宏斌,不许骄傲!


原创2019-03-29 22:27·叩叩财讯

导读:虽然录得有史以来最优业绩,但面对市场给出的在今后两年归母净利润翻倍的殷殷期望,在以预期为王在资本市场中,融创中国和孙宏斌,现在的确都还不能骄傲!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何卓蔚 @北京

今天,融创中国以及其掌门人孙宏斌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在过去的2018年中,虽然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依然不容乐观,但融创中国以一份有史以来最优绩的年报回馈给了这个稍显冰冷的市场。

3月29日,融创中国在港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同日上午11时,其更在香港召开2018年业绩发布会,包括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行政总裁汪孟德以及董秘高曦在内的数位高管悉数出席。

于报告期内,融创中国及其联属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4608.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3%,蝉联行业第四名实现营业收入1247.5亿元,同比增长89.4%,毛利率更是高达25%,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而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65.7亿,同比上涨50.6%。同时,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827元,同比提升65.1%。

在高业绩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融创中国财务数据的稳健改善。

早在一年前的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在谈及2018年融创中国的发展目标时,融创中国的管理层便反复强调“让公司更安全”。

“公司定了一个目标:控制风险,降杠杆。”孙宏斌也在2018年年初公开表示。

在2018年年报中,这一目标调控的结果也最终转化成了数字:截止2018年12月31日,融创中国现金余额约为1202.0亿元,较2017年增长约24.3%,净负债率下降51.9%。

虽然过往成绩优异,但现在却还并不是融创中国和孙宏斌应该骄傲的时候。

“2018年是融创中国发展又一新阶段的开始。”一位长期跟踪融创中国的资深券商研究员向叩叩财讯表示,在融创中国的上一个阶段,由于其自身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需要尽快做大公司的净资产规模,使财务结构持续优化,而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中,已经布局成熟的融创中国将在今后几年迎来业绩的集中兑现期。

“目前市场对融创中国今后几年的发展都普遍看好,甚至有券商已经给出了其业绩将在2020年内实现三级跳,从目前100余亿级别的归母净利润攀升至300亿以上。”上述券商研究员坦言,这一期待也无形对融创中国在今后两年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市场的殷殷期望,在以预期为王在资本市场中,孙宏斌,的确还不能骄傲!

1)两年净利再翻一翻

早在2019年融创中国以一个销售开门红迎来开年之喜时,市场便对其这份即将发布的2018年年报充满期待。

融创中国发布的2019年1月销售数据显示,当月公司实现销售额 239.6 亿元,同比增 长 8%,这是在其他龙头房企开年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的情况下依旧取得的正增长。

“早前市场预期其归母净利润增长约在35-40%之间,约在150亿左右,但随着其2019年初有关数据的公开,这一预期又被纷纷调高。”上述资深研究员表示,但最终的165.7亿元,还是较大幅度超过市场预期,按照这一发展趋势,融创中国在两年之后业绩超过300亿,甚至达到同比2018年翻一翻的目标,应该不在话下。

“城市深耕是融创自公司创设以来决胜江湖的法宝之一。“融创中国方面如此注解其在2018年成绩斐然的原因。

2018年,融创旗下有16个城市公司销售金额突破100亿,其中超过300亿的城市有重庆、青岛;在上海、杭州、郑州和济南销售则突破200亿,北京、成都等9个城市站稳了100亿。

不过,业内人士纷纷指出,在今后几年中,融创中国出现业绩爆发增长的基础还在于其在前几年中,对行业周期的精准把握,并以此采取的一系列资本手段。

“在行业周期底部时敢于加杠杆,在行业接近周期顶部时果断减缓投资降杠杆释放利润,一张一合间实现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的双跃升。”东方证券地产行业分析师竺劲一语道破其业绩暴涨的秘密,“2015 年、2016 年(融创中国)权益拿地面积同比增长 264%、363%;权益拿地金额同比增长 81%、592%,大幅领先其他龙头房企,在周期底部获取大量优质廉价土地。”

更重要的是,不仅储备丰富,而且这些土地主要分布于八大区域,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超八成。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融创中国拥有土地储备面积2.56亿平方米,土地平均成本仅为4181元/平方米,而同期销售均价则达到15000元/平方米。

据光大证券测算,融创中国在过去三年中获得的这些具有成本和城市布局优势的土地储备,将至少可以满足未来4年左右的发展需求。

在进入2017年之后,土地价格被推高之时,踩准节奏的融创中国已经完成了前一阶段的资产储备,着手财务稳健发展,在储备项目释放的利润护航之下,开始投资放缓、降杠杆、稳风险,于是,市场便清晰地在其财报中惊喜地看到,融创中国在杠杆大幅下滑的同时,却迎来了毛利率的攀升。

据融创中国2018年报显示,其集团2018年毛利率已至25%,较2017年的20.7%提高4.3个百分点,权益净利率也提升至12.4%。

“公司下一部分是稳健增加的阶段,我们财务指标还会持续释放,未来两到三年杠杆率持续下降是非常确定的。”融创中国行政总裁汪孟德在2019年3月29日的业绩会上继续指出。

精准的布局和优秀的财务表现,这也让东方证券与光大证券在其最新的研报中纷纷给与了融创中国2010年归母净利润超过300亿的预测,光大证券认为其在2020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321.25亿,而东方证券的预估则是319.39亿。

2)不乐观不悲观的2019

在过去的两年中,被业界唤为“老孙”的孙宏斌多了一个新称呼——“并购之王”,作为融创中国的董事长,不得不承认,“老孙”的个人资本形象甚至比融创中国本身更为鲜明。

当其出现在3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现场时,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位时不时口出“金句”的行业大佬。

“2019年市场我们不是非常乐观。我们觉得,现在政策有放松迹象,但是政府限价等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不大,稳房价还是政府核心诉求。我们对于2019年不能太乐观,政策放松不会像想象的那么有力度。” 被问及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孙宏斌直言。

虽然对市场不乐观,但融创中国以及孙宏斌也同样并不悲观。

据融创中国公开的有关数据显示,集团2019年全年总可售货值7834亿,约84%位于一二线城市。充足的可售货值为增长提供保障。

在此行业环境之下,孙宏斌也给出了融创中国2019年的销售目标——5500亿,这一数字相对于2018年合同销售金额的4608.3亿元,同比增长约在19.4%。

那么在完成前期规模储备,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的融创中国是否会选择如其他几家龙头地产企业一样对其他产业进行多元化布局呢?如碧桂园正大力发展的机器人产业,恒大痴迷于造车。

“现在融创是效益第一位,目前是专心做房地产业务,因为多元化的企业成功的先例并不多。”孙宏斌在3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现场一语否定了这一市场猜想,虽然融创中国在2017年通过并购万达的有关资产涉足文旅行业,但其认为这属于地产行业的消费升级,都是房地产+业务。

除了对未来房地产行情的判断,“并购之王”当然也会被人问及并购的计划。

“我们很多项目都在谈。去年我们并购有200个成功案例,融创拿的地并购占的比例将近70%,其中50%是并购公司,还有20%是一二级联动获得的土地,今年还会有成功的并购落地。”孙宏斌表示,“都是人家找我。现在谈的比较少,期望值还是比较高。”

虽然对未来几年的发展,孙宏斌和融创中国团队始终以“谨慎”的态度以对,但在谈及融创中国的股价时,老孙则稍显有些“傲娇”了。

有媒体在当日业绩发布会现场指出:房产龙头碧桂园营收高过融创中国,但市值却低于融创中国,是碧桂园被低估了,还是融创被高估了?

“我一般都不看别人的。别人我不知道,我们肯定是被低估了。”孙宏斌答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