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3-06-07 01:31·叩叩财讯

导读:近两年来,跟随着宁德时代的关联平台长江晨道的步伐投资“宁王”朋友圈企业,名不见经传的宁波超兴至少已经成功斩获了十余例IPO项目的上市——这一成绩显然已经让目前A股诸多号称头部的私募机构汗颜。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姚 毅@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宁德时代素有A股“宁王”之称,在其“庇佑”之下,一大批依附于其的“朋友圈”企业正组团向A股市场吹响着上市的冲锋号。
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浙江荣泰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埃索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思客琦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客琦”)等一大批与宁德时代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企业纷纷顺利闯过了交易所的IPO审议会议大关,只待证监会的一纸注册批文的下发,登陆A股市场完成资本化便指日可待。
如今,又一家深深植根于“宁王”朋友圈中的“依附”企业,追随着同类的步伐,已兵临A股大门的城墙之下。
2023年6月8日,如不出意外,深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40次审议会议即将拉开帷幕,两家拟创业板IPO的企业是否符合首发上市的相关要求,答案便会在该场会议中揭晓。
深圳壹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壹连科技”)便是这两家正迎来上市命运抉择结果的企业之一,也正是上述所言的那家深深捆绑宁德时代的又一家A股闯关者。
公开信息显示,壹连科技是一家集电连接组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涵盖电芯连接组件、动力传输组件以及低压信号传输组件等各类电连接组件,虽然其声称目前已形成了储能系统、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多个应用领域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不仅是其目前的主轴,且公司绝大部分营收皆来自于此。
在刚刚过去的于2023年6月1日召开的深交所2023年第38次上市委会议上,思客琦的IPO申请刚刚获得监管层的“放行”——这也是距今最近的一起“宁王朋友圈”企业闯关成功的典型案例(详见叩叩财讯相关报道《思客琦IPO冲刺创业板:背靠宁德时代”神秘关联人”高回报入股遭疑!员工持股平台合规性待榷,高薪引入高端管理人才上市关键期蹊跷离职》)。
彼时,在上市委会议审议现场,因思客琦对宁德时代的重大依赖被上市委员们反复关注并质疑,虽最终给予其“符合发行条件”的结论,但却同时要求其需进一步落实有关事项,这被监管层要求的过会条件之一,便是需在招股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中补充披露对宁德时代存在重大依赖的风险。
和思客琦相类似,如果没有宁德时代在近两年来对壹连科技那呈几何量级增长的业绩加持,毫不夸张的说,壹连科技IPO至今可能也只是一个梦。
但与思客琦近年来自宁德时代的收入占比虽一度超过六成,但最近一期已开始出现明显下滑的收入结构趋势相比,壹连科技对宁德时代的依赖更甚。
在此次壹连科技IPO的报告期初期,即2019年和2020年之时,虽号称早在2016 年6 月就开始介入宁德时代等客户供应链并批量供应电芯连接组件和动力传输组件,但经过了近五年的合作,纵有实力雄厚的大客户加持,此时壹连科技的业绩依然并不出色。
2019年,壹连科技当年共计7.35亿的营业收入中,宁德时代贡献了4.39亿元,占总量的59.72%,但壹连科技当期扣非净利润则仅有5000万出头。
2020年,在宁德时代对其采购略有下滑至4.35亿之时,壹连科技当年的营收也应声下滑至6.98亿元,扣非净利润依然在5000万出头徘徊。
所有的改变便是开启于2021年。
当年,宁德时代突然以同比113%的增幅猛然加大了对壹连科技的营收贡献,在宁德时代当年那高达9.28亿规模的采购下,2021年壹连科技的营收首次突破十亿规模而达到了14.33亿,这也使得壹连科技当年的扣非净利润实现了轻松破亿的历史性突破。
这显然也为壹连科技向创业板IPO发起冲击奠定了最为坚实的业绩基础。
也就在在当年,壹连科技来自于宁德时代的营收已达到了近65%,远超过了监管层对拟IPO企业对大客户重大依赖的界定标准。
2022年,宁德时代继续以同比翻倍的量级慷慨地向壹连科技“解囊”采购,在宁德时代一年18.7亿的巨额采购下,壹连科技营业攀升至27.5亿的规模,更为其带来了高达2.2亿的扣非净利润。
至此,壹连科技来自宁德时代的收入进一步攀升至67.98%。
近两年来宁德时代的扩产,固然是壹连科技其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
但在2021年,也就是宁德时代突然加大采购支持之时,两家与宁德时代关联错综的投资机构突然出现在壹连科技股东名单中,此举也不得不让人质疑背后利益捆绑及输送的可能。
“从目前的IPO审核趋势及思客琦成功通关的先例来看,壹连科技此次IPO通过深交所上市委审议的可能性颇大。对宁德时代的重大依赖,虽会依然被监管层重点关注,但考察的依然是其商业逻辑的合理性、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北京一家中字头的大型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告诉叩叩财讯,“不过,要说壹连科技此次IPO或存的变数,便很可能集中在其‘商号’争议引发的独立性等问题上了。”
据叩叩财讯获悉,壹连科技此次IPO无论是从当初的筹谋还是正式递交申请后的审核推进,都算不上顺遂。
早在2019年便开始筹备上市的壹连科技,足足苦候了三年时间才在2022年6月首次递交创业板的上市申请。
在深交所的前期问询期间,壹连科技更是经历了近两年来少见的三轮问询。
“2021年之后,监管层要求尽量将IPO的交易所反馈问询控制在两轮之内,除非是个别特殊案例。”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表示。
壹连科技之所以遭遇到近年罕见的三轮问询,便与其“商号”的争议所引发的风险有关。
事实上,壹连科技,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企业,从成立到启动上市的十余年间,其企业皆非名以“壹连”为名,而是冠以“侨云”之商号,2021年6月早已完成股份制改制预备正式递交上市申请且原本名为深圳侨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侨云股份”)的它,突然放弃耕耘十余年的知名“侨云”商号而更名——在IPO报告期内放弃“商号”彻底更名,这也是近年来拟上市企业中颇为少见的。
1)“侨云系”争议下的风险
从深圳侨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如今的深圳壹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壹连科技此次IPO却还是难以摆脱“侨云系”所带来的关联风险。
所谓“侨云系”便是最初由壹连科技实控人田王星家族及其关联人士所设置创立的一系列以“侨云”为商号的关联企业。
这些包括如今的壹连科技前身在列的企业中,田王星及其关联人的名字屡现股东和管理层名单上外,所从事的业务也颇多关联及重叠。
这对于如今以壹连科技为名闯关的IPO来说,“侨云系”企业的存在不得不让人质疑壹连科技的独立性及同业竞争的问题。
不过,在2021年6月更名后的壹连科技,则一再坚称与其他“侨云系”企业的关联属于历史问题,且如今已经厘清。
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联和股权脉络下,监管层也对壹连科技与如今的其他“侨云系”企业的关系将信将疑。
“‘侨云系’企业的风险隐患肯定还是存在的,其中一些疑点都还待进一步探究,主要就是看壹连科技解释的合理性和化解的有效措施能否得到监管层认可。”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认为。
“侨云”这一商号的由来最初来源于一家名为深圳市侨云电子有限(下称“深圳侨云”)公司。
深圳巧遇于 1991 年由侨胞设立,取“华侨云集”之意而使用了 “侨云”商号。
如今壹连科技的实控人——田王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便在深圳侨云从事线束相关业务, 1996年,田王星入股深圳侨云,并在三年后的1999 年成为了深圳侨云的控股人。
也就是说,最初“侨云”的商号归属便是如今壹连科技的实控人田王星所有。
在正式持有“侨云”商号之后,田王星也注册了一系列带有“侨云”的企业,形成了“侨云”系的雏形。
但在这一系列以“侨云”为名的企业中,有几家企业却是特例。
尤其是成立于2003年的上海侨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侨云”)、江苏侨云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侨云”)、上海侨云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侨云电子”)以及深圳市侨云商贸有限公司(下称“侨云商贸”)和侨云有限公司等几家。
上海侨云和江苏侨云,皆是从事低压线束生产、销售的企业,也是当年深圳侨云的业务之一,与如今的壹连科技存在部分的重合。
2011年,在田王星主导下成立了侨云股份的前身,为了实现上市,将大部分业务相近的企业在2019年前后皆重组装入了侨云股份。
但上海侨云、江苏侨云等却依然独立并行营业。
在2021年之前,田王星的配偶朱青青曾一直是上海侨云100%股权的持有者。
田王星自己也在2021年前亲自出任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公司董事一职。
不过,壹连科技却否认田王星及壹连科技与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之间存在着权属及同业竞争的关系。
壹连科技解释称,田王星及朱青青在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等企业中的股权皆为替人代持,虽在其中任职董事,但也仅仅是表面挂名,自己从来未参加过相关企业的运营。
据壹连科技称,无论是上海侨云科技还是侨云电子等企业,是田王星妹妹的配偶黄献川在创业早期,因为考虑扩大企业影响力,所以需要委托当时在行业中较有声誉的田王星担任上海侨云电子、上海侨云科技董事,使用“侨云”的商号,也是希望借此扩大企业影响力,以此在原材料采购及客户洽谈中能够获得较好的信誉背书及便利性。
除了自家亲戚外,还有多位田王星的朋友也借助其行业名誉和“侨云”商号的影响力,以“侨云”为名注册了多家企业并由田王星进行了股份代持,这便是侨云商贸及侨云有限的由来。
2019年,彼时还名为侨云股份的壹连科技决定IPO上市,未解决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问题,部分“侨云”系企业被整合,侨云商贸等被注销,但偏偏较为关键的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的处理却遇到了难题。
壹连科技称在2019年时,曾两度推进希望能将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收购以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但皆遭到了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真正的实控人,也就是田王星妹夫黄献川的反对。
在收购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未果的情况下,壹连科技为了划清与“侨云系”的关系,于是在2021年更是主动放弃了经营了十余年的“侨云”商号。
如果一切真如壹连科技所言,“侨云”商号及上海侨云科技、侨云电子的问题是当年历史遗留问题,那么问题来了。
从1991年开始经营的“侨云”商号,在此次IPO报告期内说放弃就放弃,这不会给壹连科技留下风险隐患吗?
“壹连科技过去多年皆以‘侨云’的商号名义被外界认知,这一影响力无论是从田王星的妹夫还是朋友皆要设立以此为名的企业为之业务推广产生便利的事实便可见一斑,失去了‘侨云’商号的壹连科技,在此后的业务推进中,真的不会有任何影响吗?其次,其他企业依然顶着‘侨云’的名义,还是很容易被误解为壹连科技及田王星的关联企业,从而带来隐性风险。”上述保荐代表人表示。
事实上,在“侨云”商号争议上,壹连科技的主动让贤改名的举动,也颇让人诧异。
早前上海侨云、江苏侨云等企业是因为创业之初需要‘侨云’的名义开拓市场,但如今已经十余年过去了,如果真如壹连科技般所称‘侨云’商号作用已不大的话,其既然不愿意被壹连科技重组收购,那么‘侨云’的商号也应该归还原主,而非壹连科技更名来解决。
为进一步向监管层证明同业竞争的可能性不大。
壹连科技称,上海侨云科技、江苏侨云等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方向集中于工业、医疗、家电等领域,暂无向新能源动力电池连接组件领域拓展业务的计划。
上海侨云科技、 江苏侨云若要进入新能源领域并获取稳定的客户订单,在无相关产品核心技术生产经验的前提下,需要先进行大量的设备投入、人才引进、产品开发、技术与工艺研发等工作,在掌握新能源电连接组件相关核心技术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后,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资质认证和客户考核验证,上述投入对于上海侨云科技、 江苏侨云而言周期较长、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其主动向新能源领域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较低,即便其未来向新能源领域拓展,对于已具备先发优势、核心技术优势、定制化服务能力、持续研发能力并拥有优质客户群体稳定订单的发 行人而言亦不会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但实际上,壹连科技自己所谓的核心技术,也并非多么先进或复杂。
据壹连科技招股书显示,到2022年底,其共取得125项授权专利,但其中发明专利仅占9项,其中,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仅4项,并均在2019年集中获取,另外5项发明专利是从“浙江近点股份有限公司”受让而来。
此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壹连科技研发人员总数为416人,其员工总数则为4422人,即是其研发人员占比例仅为9.41%。
壹连科技称自己已经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但据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显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在申报当年,研发人员数量需满足占到全部职工人数比例不能少于10%。
也即是说,如果2022年壹连科技的研发人员组成数据来看,其甚至不满足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基本条件。
员工的学历占比,也可以说明壹连科技也并非是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在其4000余名员工中,竟有87%以上的员工为大专以下(不含大专)的学历。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为了更好地为宁德时代服务,2020年底,也就是在壹连科技与宁德时代的业务大爆发的前夕,壹连科技专门将原宁德时代线束产品经理曹华高薪聘任为研发总监,成为了壹连科技的核心技术人员。
出生于1978年的曹华,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也是目前壹连科技4位核心技术人员中,唯一一位技术专业出身且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士。2019 年 10 月之前的几年中,曹华在宁德时代中担任线束产品经理,2020 年 12 月至今,任壹连科技研发总监。
“经营多年的商号在上市前拱手想让于亲属用以从事同类业务,在没有明显的技术竞争优势下,存在同业竞争的风险是不能完全排除的,甚至还可能埋下上市后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祸根。这些隐患相信也是监管层对壹连科技此次IPO一再斟酌的要点。”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坦言。
2)神秘股东捆绑“宁德系”入股斩获十余起IPO
壹连科技捆绑宁德时代的“套路”或并不是不能复制的。
在2021年宁德时代猛然加码营收支持之前,一家与宁德时代渊源颇深的私募基金照例“兵马先行”。
与近期诸多依靠宁德时代的加持成功实现IPO的企业一样,一家名为长江晨道(湖北)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长江晨道”)的投资机构在拟IPO的关键时期出现在了壹连科技的股东名单中。
长期关注宁德时代资本运作进程的人,是不会对长江晨道陌生的。
成立于2017年5月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晨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晨道投资”)是宁德时代旗下重要私募股权投资平台,晨道资本所管理的基金产品专注于绿色低碳、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
据叩叩财讯获悉,目前,晨道投资旗下管理有三只已备案基金,除了长江晨道外,还有宜宾晨道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宜宾绿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这三只基金也频繁出没在宁德时代的“朋友圈”企业中。
日前曾有数据粗略统计,晨道投资共出资投资事件数共80笔,投资74个项目公司,41个作为多轮被投。其中13个已完成IPO,18个拟上市公司。
长江晨道是在2021年6月以定增认购的方式入股彼时正面临IPO筹备关键时期的壹连科技的。
长江晨道的入股,也是壹连科技成立10余年来首次引入外部投资人。
长江晨道通过以18.13元/股的代价获得了壹连科技新增注册资本441.1363万股,也正是通过该次认购,长江晨道目前共持有了壹连科技9.01%的股份,位列第四大股东之席,也是持股份额最大的外部投资机构。
宁德时代既是重要股东又是大客户的身份,从过往惯例来看,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但在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则是与长江晨道一起同时入股壹连科技的另一家神秘投资机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超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超兴”)。
在壹连科技截至目前的股东名单中,因长江晨道背后的宁德时代为壹连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为壹连科技的此次资本化立有汗马功劳,所以真正意义上毫无关联的外部股东便仅有宁波超兴一家。
宁波超兴也是在2021年6月和长江晨道一起以18.13元/股的价格获得了壹连科技44.11万股的,为目前壹连科技第十大股东。
宁波超兴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在壹连科技IPO项目上与背景和贡献度皆堪称“雄厚”的长江晨道一起分羹一杯呢?
工商资料显示,宁波超兴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3亿元,由自然人黄锟、吴岑二人出资设立,其中黄锟为执行事务合伙人。
据叩叩财讯调查发现,宁波超兴看似与宁德时代似乎并无关联,但其与宁德时代旗下的投资机构“捆绑”却颇为紧密,在多家长江晨道投资的拟IPO项目中,宁波超兴皆同时现身。
在“宁王”投资版图的“朋友圈”公司中,往往在长江晨道入股的同时,宁波超兴总是伴随在侧。
据叩叩财讯粗略统计,近两年来,跟随着长江晨道的步伐投资“宁王”朋友圈企业,名不见经传的宁波超兴至少已经成功斩获了十余例IPO项目的上市——这一成绩显然已经让目前A股诸多号称头部的私募机构汗颜。
如尚太科技、奥普特、道氏技术、捷邦科技、华达汽车、腾远钴业、德邦科技等等已成功挂牌上市的企业中,在其拟IPO阶段,皆可见长江晨道和宁波超兴的携手入股,而这些企业,也无一例外地颇得宁德时代的关照。
在刚刚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核的荣泰电工中,宁波超兴也随长江晨道一起等待着一场资本盛宴的到来。
除了壹连科技,刚刚在2023年5月26日递交创业板IPO申请的广东铭基高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铭基高科”)的股东名单中,长江晨道和宁波超兴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在铭基高科中,长江晨道和宁波超兴皆也是在2020年8月同时通过定增入股。
不得不承认,紧跟长江晨道的步伐,宁波超兴以另一种“依赖”宁德时代的方式将“闷声发大财”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据叩叩财讯从接近于宁波超兴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宁波超兴之所以能搭上宁德时代这艘“大船”,与其实控人黄锟有关。
上述知情人透露,宁波超兴的实控人黄锟另一身份即为宁德康本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宁德康本则是宁德时代的重要供应商之一,2019和2020年度还分别荣获宁德时代颁发的“供应优秀奖”和“质量优秀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