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3-04-11 22:13·叩叩财讯

导读:以2022年的财务数据衡量,佳宏新材此次IPO获得深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但即便通过了上市委的审核,要想继续获得证监会的注册认可,佳宏新材在接下来的2023年的发展中仍然要特别注意其营收、利润所反映的成长性,还有就是在研发投入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大,以保证符合创业板上市要求的创新性指标。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方知跃@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又一家族企业在“二代”接班人的手中经过数年的发展终于迎来了向A股资本市场发起上市冲刺的关键时刻。
如果不出意外,在即将于2023年4月12日召开的深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20次审议会议上,两家企业的拟创业板上市申请欲逐次上会受审,其中首家受审者便是芜湖佳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宏新材”)。
佳宏新材便是这家由家族“二代”接盘执掌并发展壮大的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一家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伴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佳宏新材现控股股东兼董事长为1983年出生的自然人徐楚楠。
截至目前,徐楚楠直接持有佳宏新材70.53%的股份,此外,徐楚楠的母亲汪建军还持有佳宏新材7.92%的股份,二人合计直接持有佳宏新材 78.45%的股份,被共同认定为佳宏新材实际控制人。
实际上,佳宏新材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企业,最初是由徐楚楠的父母徐忠庭、汪建军出资设立。
2010年和2014年,出于家族企业“接班”的考虑,佳宏新材创始人徐忠庭,也就是徐楚楠之父,将自己所持佳宏新材的60%股份分两批零对价转让给了徐楚楠,从而完成了企业的“传承”。
在转让完持股份额外,徐忠庭依然在佳宏新材中任职总工程师一职,主要负责技术研发、产品及技术发展方向规划工作。
汪建军将自己在佳宏新材最初的40%的持股份额也下降至7.92%,其虽仍保留公司部分股权且在公司担任董事职位,但主要系辅助徐楚楠进行部分管理所需。
在家族“二代”徐楚楠的带领下,这也已经不是佳宏新材首次与资本市场的亲密接触。
早在2017年1月,即是徐楚楠正式上位佳宏新材实际控制人的次年,佳宏新材便成功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
如今,又再经历了6年多时间的发展,虽与那些年度扣非净利润动辄破亿的同期申报创业板上市的拟IPO企业相比,佳宏新材基本面并无过人之处,但近年来胜在稳步增长的它,也获得了从公众公司向上市公司的蜕变之机。
佳宏新材此次IPO的募资规模并不高,可谓是一支实打实的小盘股。
其欲通过发行不超过1262.6万股以募集3.126亿资金投向“新型伴热材料智能组件产业化”、“研发中心建设”和“海内外营销体系建设及品牌推广”等三大项目。
“佳宏新材的业绩应是近期创业板IPO上会审核企业中较弱的,如果没有2022年最新出来的财务数据,佳宏新材基本上是很难通过此次的IPO审核的。”来自于华南一家一线券商的资深保荐代表人告诉叩叩财讯。
的确,在2021年之前的三年中,佳宏新材业绩也的确一直持续增长,但即便到了2021年,其当年扣非净利润仅5000万出头的规模,也实难让人相信其有足够的实力向监管层证明其具有成长性和持续性。
更让佳宏新材IPO可能受阻的则是,如果不以最新出炉的2022年财务数据为基准,在2019年至2021年中,佳宏新材的相关创新性硬性指标也将实难符合创业板的最新要求。
不过,佳宏新材IPO是幸运的。
随着日前2023年最新财务数据的更新,让上述阻碍其IPO推进的“硬伤”基本得以清理。
“以2022年的财务数据衡量,佳宏新材此次IPO获得深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但即便通过了上市委的审核,要想继续获得证监会的注册认可,佳宏新材在接下来的2023年的发展中仍然要特别注意其营收、利润所反映的成长性问题,还有就是在研发投入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大,以保证符合创业板上市要求的创新性指标。”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坦言。
除了对基本面的担忧外,一系列蛛丝马迹之下,佳宏新材还陷入了与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关联疑云中。
一家比佳宏新材还早一年时间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企业——安徽纽麦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纽麦特”),表面上与佳宏新材除了皆是安徽芜湖的企业外毫无关联,在佳宏新材此次IPO的申报材料中,也对纽麦特的名字并无提及,但据工商信息显示,二者却在近三年留在工商登记信息中的联系邮箱却完全相同。
佳宏新材与纽麦特之间真的存在未披露的关联关系吗?
1)新财报拯救佳宏新材IPO
当2022年12月底,深交所正式披露并实施传闻中的《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下称《暂行规定》),对“三创四新”的定位作出了明确指标规定后,多家拟创业板IPO企业便一度陷入了生死抉择之境。
斯时的佳宏新材,便是被外界归为可能受《暂行规定》影响而终止IPO饮恨A股的企业之一。
在《暂行规定》中,深交所对拟申请创业板上市企业在营收和研发投入上皆进行了限制,在营收上,要求企业若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未到3亿元的企业,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在研发费用上,则需“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
反观佳宏新材,在日前更新2022年财务数据之前,其IPO的最近三年报告期为2019年至2021年,在此期间,其营收从2019年的2亿出头增长至2021年的2.99亿规模,固然是符合“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0%”的规定,但在研发费用上,并不充沛的投入让佳宏新材败下阵来。
据佳宏新材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012.23万元、1073.50万元和1320.89万元。
也就是说,虽然在2021年中,相比较前两年,佳宏新材已经大幅加大了研发投入,但该三年间的研发费用总额不仅相距5000万差距颇大,且复合增长率仅为14.2%。
显然这并不满足《暂行规定》中对拟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三创四新”的定位要求。
彼时,据叩叩财讯统计,与佳宏新材相类似,以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数据为基准而不满足《暂行规定》的已申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还有十余家。
在《暂行规定》出炉后,这些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并未选择第一时间撤回上市申请,主要便是试图等待2022年财报数据的出炉,以期以新的数据为测算基准而换来上市的空间。
时间进入2023年3月之后,随着2022年年报数据的落地,包括迅达工业、世邦通信、色如丹和恒信动力等多家拟创业板企业也最终不得不面对终止的命运,主因便是2022年的财务数据也未能让其避免违反《暂行规定》相关数据红线的结局。
但佳宏新材则是不多的幸运儿。
据佳宏新材最新披露的2022年财务数据显示,其在2022年研发费用共计投入1573.06万,因2020年研发投入的基数相对较小,仅为1000万出头,这便立即让其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内研发投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05%,从而满足了《暂行规定》中的相关硬性指标。
“佳宏新材IPO在研发投入上算是涉险过关了,但即便其通过了深交所上市委的审议,在今年下半年中,也需在继续保持营收规模和净利润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以保证企业的创新性,这样才能为其IPO获得证监会的注册打牢基础。”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认为,毕竟即便通过了上市委审核,要获得证监会注册也还有不短的时间周期,届时也存在或许要更新2023年财务数据的可能。
的确,在研发投入等指标上几乎将其IPO逼上绝境的背景之下,佳宏新材想要论述其自身技术的创新、创造和创意性,终显底气稍不足。
众所周知,对于一家需不断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团队的组成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
佳宏新材也表示为在过去几年中,研发费用的大幅增加也是为“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高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研发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但据叩叩财讯获悉,在过去的两年中,佳宏新材员工总数从376人增长到了415人,但研发人员的数量却并未增长。
在2021年底,佳宏新材的研发人员总数为43人,到了2022年底,其研发人员的数量依然为43人。
在总人数较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2022年底这一研发人员的占比变动,甚至差点让佳宏新材不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这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的必要条件之一。
若以2022年底时,员工总数415人其中研发人员数量43人计算,其研发人员的占比仅为10.36%。
此外,与2017年挂牌新三板时所认定的核心技术人员相较,佳宏新材最新的核心技术人员人员已经悉数换人。
据2017年初佳宏新材挂牌新三板时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其彼时的核心技术人员为王传福、曾晓蕾、张应华三人。
此次申报创业板IPO,佳宏新材的核心技术人员则认定为了徐忠庭、刘洪平二人。
2)工商信息申报“误解”引发的关联疑云?
在IPO申报中,隐瞒关联关系,信息披露的完备性和企业经营独立性遭疑,皆是拟上市公司的大忌。
在过去的IPO审核中,便有企业因隐瞒与第三方企业间的关联关系并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被查实后,不仅IPO泡汤,还遭到监管层的重罚。
佳宏新材也正被卷入了一桩涉及隐瞒关联企业的疑云之中。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佳宏新材与另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在工商信息中共用同一处联系邮箱,认为其独立性存疑。
这家与佳宏新材或存关联的企业便是纽麦特。
纽麦特,成立于2003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季兵,2015年12月底,纽麦特正式与股转中心挂牌交易。
据叩叩财经获得的工商信息显示,自2017年年报开始至2021年,纽麦特在工商登记中的年度报告中填写的企业邮箱便皆为619XXX890@qq.com。
巧合的是,据天眼查显示,在佳宏新材的工商资料中,其最新的联系邮箱也同样为619XXX890@qq.com。
不仅如此,在佳宏新材给工商单位提供的年度检验报告中,在2020年和2021年的企业电子邮箱一栏,也同样填写的是与纽麦特在此期间一模一样的企业联系邮箱号——619XXX890@qq.com。
在上述蛛丝马迹之下,佳宏新材此次IPO的申报材料中对纽麦特只字不提,那么这两家企业是否真的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未被披露关联关系?
公开信息显示,纽麦特主要从事改性工程塑料、色母粒和二次造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除了与佳宏新材一样皆来自于安徽芜湖,除此之外,在业务上既无同业竞争关系也并无交易往来。
“两家企业在工商信息中同时采用同样的企业邮箱,的确很难不让人猜测二者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可能,但也可能是在申报工商信息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从而引发的误会。”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两家都是曾挂牌新三板的公众企业,业务也无同业竞争等关系,因不规范的申报引发的误会可能性更大,“但无论哪种情况,佳宏新材可能都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据叩叩财经获悉,619XXX890这一开头的邮箱归属于一名名为马海霞的自然人所有。
一名接近于佳宏新材的知情人士也向叩叩财讯证实,在佳宏新材中的确有一名为马海霞的员工,为佳宏新材的主办会计。
事实上,目前在佳宏新材任职主板会计的马海霞,在此之前也曾在纽麦特担任要职。
据2017年纽麦特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2017年7月,马海霞加入纽麦特任财务总监一职。在加入纽麦特之前,马海霞也曾在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任佳宏新材成本主管。
“马海霞大约在2018年中期从纽麦特离职,此后不久,在2019年前后又回到了佳宏新材担任会计工作。”上述接近于佳宏新材的知情人士坦言,在他看来,纽麦特与佳宏新材之间并不存有被外界质疑的关联关系,由工商信息所引发的“合理怀疑”,应是马海霞在两个企业任职期间,皆负责财务相关工作,同时也负责向工商机关进行年报申报,在2018年马海霞从纽麦特离职后,纽麦特一方未能及时更新和规范工商资料年报的申报信息,所以才会出现,纽麦特与佳宏新材两家企业皆在2019年之后采用同一企业联络邮箱的情形,由此引发了关联的质疑与误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