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9 11:22·叩叩财讯

文:唐晓天
编辑:叩叩财讯编辑部
更多细分领域的高成长选手正在登陆资本市场。
9月9日,头顶国内“高端童装第一股”标签的嘉曼服饰(301276.SZ)在完成首发后即将正式上市。
作为一家定位中高端市场且业务涵盖研发设计、品牌运营等环节的童装企业,嘉曼服饰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直营加盟等不同渠道面向0-16岁(主要为2-14岁)的男女儿童提供服装和内衣袜子等产品。
据了解,嘉曼服饰在童装领域已有20多年的设计、运营推广经验,且年收入已站上10亿元大关,并在报告期内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童装的品牌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而中高端童装渗透率伴随消费升级的逐步走高有望给嘉曼服饰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1)专注童装赛道
对“童装”赛道的专注,让登陆A股市场的嘉曼服饰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业绩成长。
招股书显示,嘉曼服饰2019年至2021年的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8.97亿元、10.43亿元和12.1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则为0.89亿元、1.19亿元和1.95亿元;均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
业绩的稳步提升,让嘉曼服饰同期的各项财务指标得到持续优化——例如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19年的22.41%提升至2021年的30.59%,基本每股收益也从20189年的1.1元/股增长至2021年2.40元/股。
持续增长的收入和利润,与嘉曼服饰对其主营的中高端童装赛道的专注不无关联——2019年至2021年度嘉曼服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几乎均接近100%。
“服装企业专注服饰市场是并不容易的,因为童装市场在线下线上不同渠道的冲击下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厂商往往会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交叉销售来搭售玩具等其他产品。”北京一家券商消费行业分析师表示,“但是嘉曼服饰专注主业一方面说明其对主营业务有坚持,另一方面说明这块业务仍然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
嘉曼服饰所采取的是多品牌运营策略,包括自有品牌、授权经营品牌、国际零售代理品牌三类,分别对应中端、中高端和高端童装市场,涵盖了成熟品牌、发展品牌、初创品牌三个梯度。
目前旗下坐拥定位中高端的“菲丝路汀”和定位中端的“水孩儿”两大自有品牌;拥有中高端定位的Hush Puppies(暇步士)、HAZZYS(哈吉斯)等品牌授权,还同时代理了EMPORIO ARMANI、HUGO BOSS、KENZO KIDS、Chloé、VERSACE、Salvatore Ferragamo等国际高端品牌。
其中一些品牌已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已创立超过20年的品牌“水孩儿”,就形成了较为久远的品牌积淀和影响力,例如该品牌曾连续三年被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评为“北京最具文化创意十大时装品牌”,并连续三届被中国服装协会评比成为“中国十大童装品牌”。
2019年至2021年,嘉曼服饰来自于“水孩儿”的收入分别达2.52亿元、2.87亿元和3.10亿元,并且保持了不低于25%的年均增长率。
“提高毛利率最终还是要看自有品牌的运营,而一个旗下自有品牌能够获得两位数以上增长,说明在市场中就有较强的品牌效应。”上述消费行业分析师表示。
2)市场潜力可待
在品牌战略逐步深入市场的同时,嘉曼服饰在服装行业另一护城河“渠道”层面的建设同样不可小觑。
截至2021年年底,嘉曼服饰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设有594家线下门店,其中直营店铺189家,加盟店铺405家;同时还在唯品会、天猫、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了37家线上店铺。
“公司凭借各品牌自有特色在各个细分市场中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培养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群体。”嘉曼服饰表示,“通过多品牌差异化发展和线上与线下、直营与加盟渠道并行的发展战略,公司产品已形成对童装市场多维度、深层次的渗透,具备持续的滚动式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商化加深的如今,嘉曼服饰电商类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稳步提升。2019年至2021年,其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91%、61.59%和65.23%。
多品牌战略和持续拓宽的销售渠道,正在不断强化嘉曼服饰在童装这一垂直领域的竞争力,而童装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高,也有望给嘉曼服饰带来潜在的成长预期。
资料显示,我国童装市场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于国际童装市场起步较晚,市场集中度也相对有限。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20年,我国童装市场的前五大品牌市场占有率仅为12.90%;相比之下日、法、德、美等国的童装市场前五大品牌市场占有率依次可达28.70%、40.30%、42.00%、32.90%,远高于国内水平。
“如果对标海外成熟市场,国内童装的市场集中度也会向少数头部品牌倾斜,而此时谁能够抢占上市先机无疑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主动权,并有望在市场集中度的竞赛中脱颖而出。”上述券商分析师指出。
不仅如此,嘉曼服饰所定位的中高端市场,更有可能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服装品牌细分化趋势的推动。
“购买力逐渐增强,人们对细分消费品有更强的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同时二胎、三胎等生育鼓励政策,也将促使童装市场硬需求保持增长态势。”上述分析师指出,“而且公司还拥有众多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搭配成熟的品牌设计、运营能力,有望在童装市场的下一个竞争阶段保持竞争优势,并展现出更理想的业绩成长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