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上市公司座谈会细节曝光:民企代表直言压力大到想跳楼


2018-07-11 10:54·叩叩财讯

导读:据叩叩财讯独家获悉,除了刘士余主席和阎庆民分别作为两天会议的主持出席外,来自于证监会办公厅、发行部、机构部、上市部、债券部、国际部和市场部等7个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士皆列席会议,同时参会的还有来自沪深交易所两位总经理。而中国人寿、中国建筑、中国石油等三大巨无霸央企则领衔近30家上市企业直面与监管层座谈陈情。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覃寒池@北京

7月9日深夜11时,证监会发布的一则重要新闻成为了次日市场翻红的政策依据。

证监会称在7月8日和7月9日连续召开了两天上市公司座谈会。

在证监会发布的有关信息中表示,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分别主持召开上市公司负责人座谈会,一是听取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二是听取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促进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建议;三是听取对证监会工作的意见。

对于这次座谈会具体的内容,虽然证监会官方网站上仅公布了寥寥百余字信息,然而这背后透露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却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在A 股接连下挫引发包括股权质押平仓等多重风险的背景下,市场认为证监会召集上市公司负责人进行这样一场座谈会其用意远不止交流本身,在召开座谈的同时也释放了稳定市场的积极信号。

1)三大央企领头座谈

据叩叩财讯独家获悉,虽然此次与上市公司座谈会议通知举办的过程略现仓促,但监管层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

为其两天的会议中,除了刘士余主席和阎庆民分别作为两天会议的主持出席外(其中刘士余主持7月8日座谈会,7月9日的上市公司座谈会,则有阎庆民主持),来自于证监会办公厅、发行部、机构部、上市部、债券部、国际部和市场部等7个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士皆列席会议,同时参会的还有来自沪深交易所两位总经理。

“这次上市公司座谈会分两批进行,一共有约30家上市公司的企业代表分批参加了7月8日和9日的会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在7月8日,既由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亲自主持召开的第一场座谈会上,共有15家上市企业的代表参加座谈。

“这15家企业的代表基本上都是企业的一把手和总经理级别的,座谈会采取的是企业代表轮流发言的机制,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中间几乎没有休息。”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有众多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但除了刘士余在企业代表发言过程中偶有插话与代表互动外,整整240分钟的座谈过程中,其余来自监管部门的人士皆未发言。

“我们最初并不知道监管层的初衷是什么,只是在周五(7月6日)接到证监会的临时通知,要求企业派代表去证监会进行汇报座谈,并表示想就目前资本市场的一些情况听听上市公司意见。”一位与会的企业代表告诉叩叩财讯,证监会是通过电话的方式通知的公司董秘,公司董秘进而转达到公司高层。

对于发言的内容,在证监会公布的信息中称主要集中在“听取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其次是听取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促进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建议”以及“听取对证监会工作的意见”等三点上,但实际上,当日,证监会还要求企业对中美贸易战对企业和行业所带来的有关影响发表看法。

在叩叩财讯获得的这份出席首场上市企业座谈会的15家企业名单,阵容堪称豪华,其中不乏知名的央企和行业龙头,也有近期资本市场中热点企业。

其中既有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石油(601857.SH)等三大巨无霸央企,有招商蛇口(001979.SZ)、国电南瑞(600406.SH)等知名国企,也有三一重工(600031.SH)、美的集团(000333.SZ)、海螺水泥(600585.SH)、万华化学(600309.SH)等大型民企和行业龙头,同样也有科大讯飞(002230.SZ)、鸿特科技(300176.SZ)、科陆电子(002121.SZ)等来自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科技企业代表,民和股份(002234.SZ)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代表,航发科技(600391.SH)则是国防军工企业的代表,而江苏银行(600919.SH)则成代表了上市银行参与首批座谈。

这首批参加与刘士余主席座谈的15家企业中,有10家来自于沪市,5家来自于深市。截止到7月10日收市,这15家企业市值总额达3.35万亿,其中市值5000亿规模以上的共有两家,市值最高的为中国石油,市值约为1.42万亿。市值在5000亿至1000亿规模内的共有5家,在百亿以内的仅有3家,市值最低的为民和股份,约为37.12亿。

这次参加会议的两批企业的名单皆有沪深交易所向证监会推荐。

这批企业大部分都有一个特性,用刘士余的话说就是“身家”比较好的企业。所谓“身家好”的意思就是企业的基本面良好、负债较少、股权质押率非常之低的企业。

2)企业直面生死场

据叩叩财讯获悉,在7月8日的首日座谈会上,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作为三一重工的代表首先发言。

“向文波作为第一个发言者,基本上也说得比较中规中矩,汇报了三一重工的有关业务开展情况,也大概介绍了三一重工的维稳股价的一些措施。”上述与会者表示,向文波在当天是感冒带病出席,在其发言之后,获得刘士余默许,其提前离场。

随后,剩余的十余位企业代表轮番发言,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性质和规模都各不相同,在发言中,各个企业的整体诉求也各不相同。

“由于首批15家企业大部分都是大型国企央企,并未感受到中小型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切肤之痛,又抑或是面对监管层,皆不愿意‘丢份’,当日数家企业皆在会上表示自己企业运行平稳,对于行业、资金和股权质押问题都不存在,且在中美贸易战中,大多数都表示影响较小。”上述与会人士透露,除了向监管层表达企业发展一派祥和之外,有的企业还乘机向监管层提出要求,希望会里能尽快批复其类似股权激励计划等资本运作。

然而依然有少数民营企业代表在发言中坦言,在新一轮的市场环境之下,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中,以之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企业已经需要直面生存问题。

“在前段时间,我都好几次想到了跳楼自杀,企业生存实在是举步维艰。”在7月8日的座谈会上,一家民营上市企业的代表向刘士余在内的监管层领导直言。

这一家企业或是这15家企业的特例,与其他“不差钱”的企业相比,这一家上市公司的确已经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该企业不仅在近年来业绩大幅下滑,资产负债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在其今年的一季报中,资产负债率已经近70%,而其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000余万元。截止到2018年6月中旬,控股股东已经质押了其所持有上市公司99.94%的股份。

其股价从去年10月以来便一直跌跌不休,为避免平仓,其在6月初创出近三年来股价新低之后以“重大事项”为由宣布停牌。由此,虽然其躲过了6月19日之后的市场大跌,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其“重大事项”一旦失败,将迎接它的则是数个“一字”跌停板背后的毫无逃命的生机。

“证监会此次的目的是收集上市公司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不排除后续将有关意见汇后报给上层以推动相关政策落地或是对有关政策的制定辅以修订意见。”上述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次上市公司座谈会只是一个开端,下一步证监会还将继续召开一系列上市公司座谈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