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赚钱的铁路”IPO开锣 300亿融资巨无霸或创近十年A股记录


导读:按照京沪高铁管理层方的意向,其在寻求300亿以上的融资目标,而从中介机构目前对其发行方案的初步预设和募集项目投向的资金安排,亦正在进一步确认这一融资规模的可行性。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何卓蔚@北京

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上市事宜终于正式揭开了序幕。

2月26日,北京证监局官网正式公布称:京沪高铁目前就IPO相关事宜正在接受券商辅导工作。

担任此次京沪高铁IPO上市辅导的券商正是此前传闻所言中的中信建投。

早在2018年11月,在京沪高铁首次确认即将IPO之时,便有消息称,其中介机构已经确定,中信建投将作为保荐机构,并同时作为牵头主承销商,与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一道完成护送这支被称为“世界上最赚钱铁路”的上市任务。

“有关中介协议早在去年10月便已经签订,正式入场开始进行辅导工作则是在今年1月底开始。”一位接近于此次京沪高铁IPO项目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因为京沪高铁涉及的资产体量较大,短期内要完成其上市前的辅导工作非易事,按照目前的初步上市时间窗口规划,京沪高铁的前期IPO申报工作有望在2019年内完成,如果外界大环境不发生变化,则将大概率在2020年内完成上市。

除了上市的时间点,京沪高铁此次IPO的融资规模则是外界关注的另一焦点。

“现在谈具体的融资额度还为时尚早,不过可以预计的是,这可能将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自2010年我国IPO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单个体量企业IPO最大融资额度为2015年5月发行的国泰君安IPO一例,其当年A股首发上市融资额为300亿。

这一记录至今尚无人能破。2018年5月,富士康IPO时,曾被众多机构估计其募资或超300亿,但最终发行金融还是落定在了272.52亿。

1)300亿融资和它的募集资金投向预测

“京沪高铁的体量就决定了其融资规模的庞大。”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按照京沪高铁管理层方的意向,其在寻求300亿以上的融资目标,而从中介机构目前对其发行方案的初步预设和募集项目投向的资金安排,亦正在进一步确认这一融资规模的可行性。

公开资料显示,京沪高铁成立于2008年1月9日,注册资本一度曾高达1306亿。

2019年1月31日,在正式启动辅导程序的同时,为方便上市,京沪高铁首先进行了减资程序,将注册资本减少为400亿。

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若拟申请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需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也就是说,京沪高铁此次IPO的发行数量则至少达到44.44亿股。

虽然京沪铁路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尚未正式公开,但依然可以从其相关股东进行资本运作时的公开披露获得些许信息。

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持股京沪铁路的11家股东之一,最新数据显示,其持有京沪铁路约0.591%的股份,为其第十大股东。根据《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京沪铁路营业收入约为295.95亿,同比增长12.5%,实现利润127.16亿,同比增长33.5%。

若就京沪铁路2017年净利润127亿为基准,假定其此次IPO按最低发行规模44.44亿股计算,那么其在完成发行后,相对于2017年的每股收益则约为0.286元。目前IPO发行最高市盈率不超过23倍的红线,那么其发行价格则约在6.58元/股。

按照上述数据测算,京沪铁路的IPO融资规模将达到292.4亿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还仅仅是以2017年的净利润为基准。如果2018年京沪铁路营收和利润的增速皆与2017年相仿,那么按照上述发行与定价规则,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京沪铁路IPO的融资规模超过300亿将并不困难。

这也将预示着京沪铁路或将轻易摘下A股十年来最大规模IPO的桂冠。

那么如此庞大的募集资金,又将主要投向何处?

2月2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方面在谈及京沪高铁上市的目的时表示:将有利于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铁路运输主业资本扩张、高效发展,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有利于提升列车开行效率,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有利于国铁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形成行业示范效应;有利于建设安全高效、服务优质、业绩优良的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标杆企业。

“可以预见的是将有大部分募投资金投入到京沪高铁二线的建设。”北京一家券商的交通运输行业资深研究员认为。

近两年来,建设“京沪高铁二线”的传言已起,一些地方政府发布的文件和一些官员的公开发言都曾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京沪高铁二线”规划建设。

公开信息披露显示,京沪高铁二线将经过11座城市,横跨京津冀鲁苏沪三省三直辖市,包括(起点)北京-天津-黄骅-东营-潍坊-临沂-淮安-扬州-南通-上海(终点)。

2)时间窗口剑指2020年

虽然此前外界一度传言,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计划,京沪高铁欲在2019年内完成IPO,但从目前的进展和安排来看,在2020年内完成上市的把握更为确定。

“要发行如此大体量的IPO,证监会方面会有诸多考量,要看当时的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2月26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京沪高铁才刚刚进入辅导期,尚未申报材料,故包括发行窗口等具体发行事宜方面的事情尚未与证监会方面有过具体的沟通。

作为此次京沪高铁IPO的上市辅导方——中信建投,如果不出意外,其也将继续担任此次IPO的保荐机构。

针对这一重大项目,中信建投方面也派出了实力强大的团队。

此次担任京沪高铁IPO辅导小组负责人的为中信建投投资银行总部执行董事王晨宁,另外还有7名小组成员。

王晨宁是国内保代圈内的一位资深保代,2005年便获得保代从业资格,近十五年时间中,其保荐过多起大型IPO与再融、重组项目,其中2011年当年最大的一单央企IPO——中国水电上市首发项目便由其保荐。

“若京沪高铁实现IPO,将提升铁路运输资产证券化比例,利好铁路融资体制改革。”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相比较其他铁路行业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铁路资产的证券化水平远远落后,即使中国铁路通车里程、货运密度和客运密度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美国和日本铁路资产证券化水平分别达到了83%和60%,而中国铁路资产证券化率仅为2.23%。

故随着铁路改革加速推进,京沪高铁若实现上市,则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铁路总公司显然对于此次京沪高铁的上市也赋予了更深一层的预期,其表示将加强对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公司运行,及时总结上市经验,进一步加快推动中国铁路总公司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铁企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