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渡劫:淘宝出手救苏宁?


原创2020-12-10 23:42·叩叩财讯

导读:“这是一招非常聪明的做法,的确如苏宁所言,此次股权质押固然可能牵扯到苏宁易购各种利害关系,但至少在表面上,对苏宁易购战略发展和正常经营无实质影响。”一位接近苏宁的有关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而作为苏宁旗下唯一的A股上市企业,苏宁易购是苏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融资平台,也是苏宁整个体系中最被重视和保护的一层。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赵 @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虽然苏宁一再否认近期传出的资金链断裂的传言,但种种迹象依然在表明,这家中国零售企业巨头正在面临着一场不小的挑战。

12月10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披露,苏宁控股集团股东张近东、张康阳及南京润贤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南京润贤”)已将公司全部股权出质给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淘宝中国”)。股权出质登记日期为2020年12月4日,合计出质股权数额10亿元人民币,与苏宁控股集团的注册资本金额等同。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润贤亦由张近东、张康阳父子持有,其中张近东持有南京润贤80%的股份,剩余20%则归属于张康阳。

在12月4日的同一天,张近东父子除了将所持苏宁控股集团相关股权悉数质押外,张近东还将其在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的相关股份也质押给了淘宝中国。

近年来,在同一时间,作为苏宁的实控人,张近东父子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股权质押实属罕见。

“张近东父子的此次股权质押应该是与苏宁近期的债务压力有关。”一位长期跟踪苏宁的券商分析师向叩叩财讯分析认为。

“股权质押是正常的商业合作,对苏宁易购(SZ.002024)战略发展和正常经营无实质影响”。面对外界的种种揣测,12月10日晚间,苏宁方面公开对此回应称。

众所周知,股权质押融资是以取得现金为目的,公司或个人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取得的资金通常用来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方式。

“一边苏宁此前对外一项的重要投资难以如期收回,另一边却是自身短期内还债等资金需求巨大的压力。”上述分析师表示。

近期因永煤控股违约事件影响,大批公司债被打至地板价,苏宁易购多只债券亦被波及,为重新树立投资者信心,苏宁方面曾宣布了高达近30亿的购回计划。

而在2020年6月末时曾有数据统计,苏宁电器未来一年内到期及回售债券本金余额达285.25亿元。眼下仅12月中旬,苏宁便有超过百亿规模的债券到期。

“苏宁目前的确已经通过各种办法筹措到了资金。”12月10日,一位接近于苏宁的有关人士并未直接回答叩叩财讯对其抛出的“张氏父子质押股权是否为筹资还债”的疑问,其表示,“相信苏宁会按时按期足额兑付下周即将到期的债券。”

1) 淘宝救苏宁

“这是一笔小心翼翼试图避开任何关注的股权质押融资。”有市场人士如此评价这起在12月10日晚间引发市场关注的股权质押。

“利用苏宁控股和苏宁置业的股权向淘宝中国出质融资,则可能也是目前苏宁一方进行股权质押融资最好的且为数不多的通路。”上述长期跟踪苏宁的券商分析师坦言。

无论是苏宁控股还是苏宁置业,表面看,其与苏宁体系的上市平台苏宁易购并无多大影响——即使直接持股苏宁易购,苏宁控股的持股比例也仅有3.98%,远远低于监管层认定的重要股东5%的持股标准。而苏宁置业除了与苏宁易购拥有共同的实控人张近东外,在股权上则并未有直接的关联。

也就是说,质押苏宁控股和苏宁置业的有关股权,并不会引发苏宁易购的信息披露,如果不是因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公示,外界是很难获知苏宁一方的此次股权质押的事实。

两天前的12月8日,市场就有传闻称,苏宁集团资金链断裂,在渤海银行的贷款已经违约,民生和建设银行已抽贷。

随后不久,苏宁集团在其官方微博上紧急回应上述传闻:我司注意到日前网络上散布的一些不实传闻,我司在此郑重声明,以上传闻均不属实。该谣言对我司正常经营和品牌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公司已向有关部门报案,查实信息来源,并追究造谣者及传谣者的法律责任。

如今,结合这一桩12月4日达成的股权质押合同,颇有非空穴不来风之感。

“传闻真假目前很难说,但在苏宁的相关债券出现暴跌,资金链吃紧基本成市场共识的情况下,银行等信贷机构显然会采取更为审慎的融资态度。”上述分析师表示,在此时,有关苏宁对外资金需求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拨弄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敏感神经。

淘宝中国则是苏宁最为紧密的盟友之一,紧紧勾连双方的则正是目前正面临着巨额偿债风险的苏宁易购。

五年前,阿里巴巴和苏宁达成合作,淘宝中国成为苏宁易购第二大股东,苏宁易购也以140亿元入股阿里巴巴。

截止到2020年12月10日,淘宝中国还持有苏宁易购19.99%的股份,与苏宁电器集团一起并列第二大股东之位,仅次于苏宁实控人张近东。

“这是一招非常聪明的做法,的确如苏宁所言,此次股权质押固然可能牵扯到苏宁易购各种利害关系,但至少在表面上,对苏宁易购战略发展和正常经营无实质影响。”上述接近苏宁的有关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而作为苏宁旗下唯一的A股上市企业,苏宁易购是苏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融资平台,也是苏宁整个体系中最被重视和保护的一层。

“在苏宁易购中,淘宝中国又是重要股东,是与之也具有一荣俱荣、一败俱败的利益共同体。”上述接近苏宁的有关人士补充道。

公开信息显示,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苏宁易购短期的还债压力巨大,其中规模为10.4亿元,票息为7.3%的“17苏宁07”将于12月14日到期;规模为90.6亿元,票息为7.3%的“15苏宁01”将于12月17日到期。

2) 捉襟见肘的资金困局

或许如果不是发生在2020年9月下旬的那场“闹剧”所致,苏宁的资金需求将并不会如现在这般捉襟见肘。

斯时,恒大地产“逼宫”重组借壳深深房的事件曾引发轩然大波。

虽然恒大地产也及时对流传出的有关信息进行了否认,但该事件背后那千亿之巨的战投即将集体要求回购的事实,却是恒大地产难以遮掩的难关。

2017年恒大地产以借壳深深房为由引入1300亿战略投资,恒大地产对此做出了多项承诺,一是每一个财政年度将净利润的最少68%分派予各股东,二是若拟进行的建议重组(即“回A借壳深深房”)于2021年1月31日尚未完成,战投有权于有关限期届满前两个月向恒大一方提出回购或补偿要求,具体包括:以原有投资成本回购战投所持股权,或以战投所持股权的50%作为补偿。

苏宁旗下企业则以200亿资金认领了上述战投的部分份额。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恒大地产借壳的事件因政策等因素长年停滞,眼看回购承诺期将至。

随着时限的临近,存在偿债压力的苏宁决定将200亿资金回收。

2020年9月上旬,有消息称苏宁相关人士在投资者会议上已明确表示,若2021年1月份恒大地产不能如期在境内重组上市,苏宁计划行使相关条款,要求拿回20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资金用于偿债。

但话音刚落,恒大地产的“文件门”便蹊跷爆发,在舆论与争议中,苏宁一方也最终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2020年9月30日,数家参与恒大地产重组事项的战投同意签订补充协议,将战投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其中,便包括苏宁的这200亿原本计划用来还债的回购资金。

除了战投资金的长期占用,苏宁易购近年来的业绩表现的差强人意亦是造成苏宁资金告急的重要原由。

据苏宁易购2020年三季报,今年一到三季度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1808.62亿元,同比减少10.02%;实现归母净利润5.47亿元,折合成全面摊薄EPS为0.06元,同比减少95.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09亿乙元。

2020年12月10日,在经过前一日大跌4%之后,苏宁易购股价微幅上涨0.35%报收于8.68元/股,相较于今年7月创下的12.95元/股的近期高点,下跌超过30%。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