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9-07-27 15:16·叩叩财讯

导读:一边厢,国内A股高估值的融资被用来“补血”,另一边厢,在港股市场中,虽然中广核电力并不受市场追捧,却在近三年中,负债高企未获得根本改善的前提下,接连巨额分红“放血”。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赵 擎@北京
编辑:翟 睿 @北京
对于有“核电一哥”之称的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电力”)而言,其IPO申请能顺利在7月25日的发审会上成功过会,是一件几乎并不会让所有人感到意外之事。
但能在通过发审会的次日便立马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批文,则着实出乎大部分的意料。
7月26日晚间,证监会发布消息称,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两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一家便是在前一日刚刚过会的中广核电力。
从过会到获得核准批文,中广电力此次的IPO发行核准程序在时间上如此“无缝对接”,这在自2000年后IPO开启核准制审核模式的近二十年来,可谓史无前例。
除了中广核电力此次IPO核准如此之快,更值得市场关注的则是其即将带给A股市场庞大的资金“抽血”压力。
据中广核电力最新一版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此次其IPO拟发行不超过50亿股,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投向包括阳江5号、6号机组在内的三个项目,而这些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的金额总额达到150亿。
如果其融资规模不进行调整的话,那么这将是今年以来国内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单IPO项目,在此之前,2019年最大的一单IPO项目则是于今年5月挂牌上市的宝丰能源,融资规模为81.55亿。
而在目前IPO排队候审的队伍中,融资规模能超过中广核电力的则只有在6月份刚刚申报IPO申请的邮储银行,按照目前IPO的审核进度,邮储银行的IPO申请则很难在2019年内实现。那么,不出意外,中广核电力将以2019年内最大的一单IPO的身份正以闪电不及掩耳之速突袭A股市场。
“中广核电力巨额融资突袭A股,对近期市场而言显然不是好消息,尤其是近期A股市场交易量不断萎缩至半年新低之时,巨额融资无论在市场的资金面还是投资者心理层面,都将形成较大的影响。”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投资总监担心地表示。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广核电力的A股上市目的地更是一改该量级企业首选主板的惯例而选择了中小板,而这150亿的融资规模,也应该算是中小板开板15年来,最大的单笔IPO融资项目。
1)破发的H股与创记录发行的A股
按照之前的IPO核准惯例,一家企业的IPO申请在过会后往往会经过数日的等待还会获得监管的放行,在这一等待过程中,监管层往往需要企业继续补充有关材料,有的甚至还会进一步进行会后事项的审核,同时,监管层亦会根据当下的市场环境来调节发放IPO批文的节奏。而这一等待时间则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有长有短。
长的如在7月19日获得IPO核准批文的青鸟消防,它是在IPO过会近800天后才最终获得监管放行,虽然如此,青鸟消防也已经算是幸运之极了,还有数家比它更早过会的企业至今也仍无下文,甚至还有过会企业经过多年的等待而主动撤销申请材料者。虽然进入2019年之后,从IPO审核到核准批文下发的时间间隔已经大大缩短,从前几年平均一个多月的间隔时间缩短至大部分企业如果不出意外皆能在五到二十个工作日之间获得核准,也就是说,此前即使最快的核准时间间隔也至少在五个工作日以上。
“中广核电力此次IPO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发审与核准几乎同步完成,也就是基本上达到了‘即过即发’,这在此前是几乎不敢想象的。”7月26日晚间,一位资深保荐代表人向叩叩财讯感叹,虽然早在2014年时,监管部门欲在A股全面推行注册制,为与新政策相对接,曾计划制定全新的新股发行新规,其中除了确定获得批文的企业可以在有效期内自主安排择期发行外,还明确提到了IPO过会可立即发放核准批文的规定。
随着2015年后注册制的暂时搁浅,虽然IPO申请“既审既发”在规则上已经无障碍,且审核过会和批文核准日期之间的间隔也在逐渐缩短,但真正做到既审既发的还尚无先例,直到此次中广核IPO的出现。
“中广核电力A股IPO是今年证监会发行部的重点项目,无论是从核电行业所处的特殊政策环境、资产质量还是从融资规模来看,在今年IPO市场里都具有标志性意义。”7月26日,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广核电力此次能以如此神速获得IPO批文,除了与近期科创板的“注册制”试点倒逼发审制度所带来的改革外,更重要的是监管层内部对中广核项目质量的认可。
作为中国最大的核电发电公司,中广核电力为中国广核集团旗下核电运营平台,公司起步于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其由中国广核集团联合恒健投资以及中核集团于2014年设立,目前中国广核集团持股64%,恒健投资持股7.5%,中核集团持股3.7%。
2014年,中广核电力率先在H股上市,此次IPO则是向A股的回归,以期实现A+H的资本联动。
虽然在国内资本市场受到监管层的认可,但中广核在H股中却并未获得成熟投资者的青睐。
公开资料显示,中广核电力H股于2014年12月10日发行,共发行股票88.25亿股,发行价格为2.78港元/股,共融资238亿港元。
但其H股上市不到一年时间,便告跌破发行价,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中广核电力H股的表现皆不如人意,多年来皆一直再未重回其IPO发行价之上,一直在1.6-2.3港币之间徘徊。
至7月26日,既中广核A股IPO批文核准当日,中广核H股报价依然仅收于2.2港币,下跌0.45%。
与国内监管层对中广核的认可略有差异的还有部分外资研究机构对其的估值。
2019年5月,既在中广核此次A股IPO更新预披露前夕,德银发表研究报告调低了中广核电力H股的目标价,将其从2.5港币降至2.3港币。
7月,既中广核电力回归A股上会前夕,美银美林发表研究报告,称考虑到该行将今年其发电机组利用小时估算下调,以及辽宁市场电力销售较高,将公司2019至2021年每股盈测分别下调4.3%、2%及2.2%,目标价由2.72港元降至2.7港元。
不过无论是德银最初给与的2.5港币的目标价,还是美银美林给出的2.72港币每股的价格,实际上与回归A股时中广核电力发行时所期望的市场估值皆有不小的差距。
若以中广核此次A股IPO计划发行不超过50亿股的规模计划融资150亿人民币测算,其此次IPO发行价格则将在3元/股左右,与目前其港股2.2港币/股(合约1.92人民币/股)的价格高估超过55%。
2)A股高溢价募资”补血”,H股巨额分红“放血”
“急于回归A股上市,并尽力推动其融资尽快成功,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当前中广核电力自身的资金情况不好,债务较高。”一位接近于中广核电力的知情人士透露,“国内A股市场目前整体发行环境不错,新股都会获得较高的估值,此次发行成功,将大大改善中广核电力的财务结构。”
2015年至2018年,中广核电力负债总额分别为1854.27亿元、2051.95亿元、2564.01亿元、2554.30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达到69.02%、71.94%、71.76%、69.31%。
而在此次其回归A股的IPO募资计划中,这150亿的预计募资额度中,40亿资金将被直接用来补充流动资金。
有意思的是,一边厢,国内A股高估值的融资被用来“补血”,另一边厢,在港股市场中,虽然中广核电力并不受市场追捧,却在近三年中,负债高企未获得根本改善的前提下,接连巨额分红“放血”。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中广核电力每年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分别为19.09亿港币、23.18亿港币和30.91亿港币,三年间,其分红总额便合约达64.37亿人民币。
虽然头顶“核电一哥”的美誉,且此次A股IPO发行前总股本已经高达450亿股的中广核电力却令人诧异的选择了与其名不符实的中小板作为其上市地。而其此次高达150亿的融资规模,则将为目前交易量不断萎缩的A股市场带来承重的压力。
据公开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成交量急剧萎缩,沪深两市成交始终维持在每日约3600亿左右的低位,缩至近年来的新低。而在早前的今年3、4月份,A股市场活跃的交易量皆达到了日均万亿级别。
据最新数据显示,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小板的日均交易量仅在800亿左右,这也意味着中广核此次IPO的募资规模将近中小板日均交易量的1/5。
“如此大规模的募资,如果说对于A股市场没有影响,那肯定是自欺欺人,尤其是在公司规模和交易规模都普遍较小的中小板中,中广核电力的这次突袭上市,将从资金和投资者心理预期双重层面给市场带来压力。”上述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再一次强调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