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IPO业绩最差企业询价开启 蔚蓝生物的故事何以为继?


原创2018-12-27 11:14·叩叩财讯

导读:即使获得监管层的放行,在整体利润差强人意,增长性眼见已至天花板的境况下,作为2018年主板IPO业绩最差的企业——蔚蓝生物要在争议中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还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雷都@北京

与在两个多月前“意外”过会,而引发诸多市场热议不同,在12月21日正式获得IPO核准批文的蔚蓝生物,在12月26日悄然地拉开了发行询价程序。

按照其发行的时间表,蔚蓝生物预计在2019年1月3日正式进行申购。

“此前过会时引发的争议让监管层压力倍增,蔚蓝生物的此次IPO发行才选择了如此低调而行。”12月26日,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在10月23日的发审会上,蔚蓝生物以最近一期2017年扣非净利润仅6855万元的成绩获得发审通过,这也是有关IPO业绩“隐形门槛”被市场公认后的一次重大突破。

今年3月证监会启动IPO现场检查时,就曝出了IPO潜在的隐形门槛:连续三年合计净利润不超过1亿元或最后一年净利润不超过5000万的企业,将面临撤材料或者现场检查二选一的局面。此后,更有消息称,IPO新申报的,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元。

正因如此,作为“特例”而诞的蔚蓝生物,在其过会之后便被推至风口浪尖。

其实,蔚蓝生物并非今年以来业绩未达内部“红线”而过会的唯一一家企业,如在今年8月主板上市的春光科技,其最近一期扣非净利润为7700万。但种种迹象都已经显示。春光科技2018年,即其上市当年扣非净利润超过8000万之红线是可以预见的。

无疑,蔚蓝生物的业绩指标则是距离“红线”最大的一家主板上市企业,也是2018年以来业绩最差的一家主板IPO企业,其最新的数据还显示,即使算上2018年的业绩,其依然难以满足扣非后利润8000万的下限。

不过蔚蓝生物是幸运的。

在2018年IPO已过会企业中,业绩最差的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泰林生物,就是因为其业绩问题,纵然已经过会十月有余,至今依然未获核准批文。

早前,曾有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表示,蔚蓝生物的IPO之所以能够成功获批,其生物科技企业的身份为其加分不少,针对这一行业,监管层早在今年年初便根据国家有关战略施以优待政策。

然而,政策归政策,市场的归市场。

即使获得监管层的放行,在整体利润差强人意,增长性眼见已至天花板的境况下,作为2018年主板IPO业绩最差的企业——蔚蓝生物要在争议中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1)2018年利润仍无突破

在10月23日,蔚蓝生物IPO申请过会之后,争议不仅仅来自于外界,就连监管层内部也对其是否符合近一段时间的发审趋势有不同的声音。

尤其是在10月23日同一天,另一家扣非后净利润2亿多的浙江力邦合信被否。

此前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监管层内部曾就蔚蓝生物IPO的审核问题进行专项核查,并对当日参与该次发审的几位发审委员进行程序合规性问询,并有委员被暂停项目审核。

原本正当外界以为蔚蓝生物IPO的核准批文或下发无望之时,12月21日,其IPO被正式核准。

“很可能蔚蓝生物在2018年拿出了足以说服监管层的业绩预期。”在蔚蓝生物获得批文当天,北京一家投行资深保荐人士预测到。

但遗憾的是,在其如此幸运获得批文的同时,其2018年的业绩也未出现预期中的爆发,

12月24日,在蔚蓝生物发布的招股意向书中显示,预计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8亿-8.26亿,同比增长0.07%-3.41%,全年净利润为8600.00万元~89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8562.52万元,同比增长仅为0.44%~3.94%,扣非后净利润也仅为6900-7400万元,同比增长0.66%至7.95%。

按照这一数据,蔚蓝生物不仅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远远不及此前被监管层内部认定的利润8000万审核红线,且其利润的增长也泛善可陈。

蔚蓝生物营收和利润的原地停滞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近四年来的财务表现都预示着其营收和利润几乎到达天花板。

据其招股意向书中透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自今,其营收增速最高不超过4%。其中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稳定在7.5亿-7.9亿之间,增速分别为3.2%、3.9%、2.3%。

归母净利润,除了2016年较2015年有较大增长外,2016—2018年几年间,增长也都在4%以内。

而蔚蓝生物近3年来从政府获得的财政补贴分别达到2,982.61万元、2,047.90万元和2,087.08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38.40%、22.80%和22.56%。

蔚蓝生物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未来公司是否能够持续获得政府的财政补助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和比例都在下降的情况下,公司的净利润或对政府补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依赖,如果未来获得的政府补助不可持续,将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新希望系”的诞生

不管蔚蓝生物承不承认,其与四川首富刘永好家族旗下的新希望的深入关联,都将被视为“新希望系”资本版图中的一员。

公开资料显示,蔚蓝生物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青岛,现有员工1300余名。公司主营业务为酶制剂、微生态、动物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蔚蓝生物2015年至2017年前十大客户名单中,新希望集团旗下的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名列榜首,为其第一大客户,2015年-2017年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1,768.71万元、12,555.00万元和11,027.04万元,占比分别为19.13%、19.58%和16.69%。

新希望六和股份便是新希望的上市平台

此外,蔚蓝生物实际控制人张效成、黄炳亮都出自于新希望,都曾在新希望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中担任高管。且两人在2014年9月前均为新六合主要股东,并被视为新希望六和股份的创始人。

张效成曾担任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代表,黄炳亮曾担任其董事,二人均于2016年6月27日离职;此外二人曾担任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新希望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长,直到2016年9月5日才离职。

近期除了蔚蓝生物之外,还有一家“新希望系”企业也在进行着其IPO之路。

但与蔚蓝生物幸运涉险过关不同,这家企业比蔚蓝生物IPO提前一个月已经过会,但已经过去三个月,却至今未下发批文。

这家企业便是新希望乳业。

9月27日,在证监会2018年第153次发审委会议上,其IPO申请便被审核通过。

当日一起上会获得通过的还有宁波水表、爱鹏医疗。

宁波水表因涉及到新三板转板中的三类股东清理问题还未获得IPO批文核准之外,爱鹏医疗在12月初已经成功挂牌上市。

如果新希望乳业此次IPO上市成功,这也将意味着四川首富刘永好家族及其关联人士继新希望(000876.SZ)、华创阳安(600155.SH)之后,“新希望系”的上市企业资本版图将扩张到四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