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A股首例券商IPO失败案出炉 揭秘万联证券缘何撤材料终止上市


原创2022-03-20 12:37·叩叩财讯

导读:万联证券在其报告期内,不仅仅其董事长发生了变故,包括其总裁、副总裁在内的等重要职位高管都曾发生了较大变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便不符合IPO的基本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年底,于此次IPO申报前不久才履新总裁一职的罗钦城,更是被证监会采取了监管谈话措施,在此前种种因素的累积下,这便成为了压倒万联证券IPO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赵 擎@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在经过近三年时间的等待后,万联证券终于还是在一纸终止审核的公告下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方式终结了其梦寐多年的IPO之路。

据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最新《沪市、深市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万联证券的IPO项目作为最新的一例被列入终止审查企业名单,终止审查决定时间为2022年3月16日。

这也是近数年的证券公司上市潮涌以来,首家在正式申报之后遭遇到终止的券商IPO项目。

在过去多年的IPO审核中,券商IPO的过会率至今保持着100%通行的纪录,即便多家券商在IPO审核中也曾遭遇重重障碍,但最终皆以时间换来了上市的空间,如近期刚刚通过发审委审核的东莞证券IPO,苦侯6年的坚持换得了最终的胜利,便是其中的代表者。不过像万联证券IPO最终选择撤回申请终止上市者,实属罕见。

对于此次IPO的意外终止,万联证券向媒体表示是鉴于战略规划调整,经审慎考虑,并与发行申请相关中介机构充分研究,决定撤回本次A股发行申请。

“战略规划调整,这几乎是所有IPO主动撤回申请时惯用的说辞,让人难窥其IPO失败的真正原由。”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从业十余年的资深保荐人代表告诉叩叩财讯,万联证券此次作为近年A股首例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券商,其终止上市很可能是其并不满足目前的IPO发行条件,短期内很难成功上市,为了方便内部的结构、业务以及人事等调整,故作出了该次安排。

3月17日,另一位接近于万联证券的知情人士也并未向叩叩财讯否认其IPO受阻的事实。

“最近几年万联证券内部的确有些变化,尤其受前董事长李舫金被查一案的波及和在此前后内部管理和项目上引发的种种问题,故对于万联证券IPO的进展,监管层也对其有所争议。”上述接近于万联证券的知情人士透露。

的确,当2020年10月,广州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舫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广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之后,外界便开始纷纷担忧万联证券IPO的前景。

李舫金在宣布“落马”之时,其另一个重要身份便是万联证券董事长,而此时也正是万联证券IPO的关键时刻。

2019年7月5日,万联证券正式向证监会递交其IPO申请并获得受理。2020年4月17日,证监会正式对其下发IPO反馈意见。

因掌门人突遭监管调查而影响的IPO项目在A股市场中并不少见。

近的如2020年年底,广州农商行在上会前夕突然撤回IPO申请,在此之前该行董事长、行长助理、副行长等多名高管已相继被查或被提起公诉。

较远的则有原计划2012年IPO的邮储银行,因其原行长陶礼明突然被查,也一度将邮储银行的IPO进度耽搁数年之久。

“万联证券在其报告期内,不仅仅其董事长发生了变故,包括其总裁、副总裁在内的等重要职位高管都曾发生了较大变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便不符合IPO的基本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年底,于此次IPO申报前不久才履新总裁一职的罗钦城,更是被证监会采取了监管谈话措施,在此前种种因素的累积下,这便成为了压倒万联证券IPO的最后一根稻草。”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不过,在撤回IPO申请后,万联证券坚称其业务运作良好,该次撤回IPO发行申请将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或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该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择机重启A股发行申请。

1)IPO报告期内的动荡之局

正如上述所言,当2020年10月,时任万联证券董事长李舫金宣布被查之后,便已经预示着万联证券IPO之路将不会坦途。

公开资料显示,李舫金可谓是证监系统出身的资深级人士。

1962年1月出生的李舫金,是广东龙门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硕士。其1997年开始进入证监系统工作,至2004年6月,曾历任广东省证监会广州证管办国际部部长、机构监管一处处长、一处党支部书记。

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李舫金进入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其后的七年中,其更是历任广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董事、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李舫金出任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担任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而自2005年起,李舫金便同时兼任万联证券董事长一职,直至其落马的2020年10月,长达15年之久。

李舫金落马之后,接替其出任万联证券董事长一职的则是80后生人的袁笑一。

于2021年3月正式上任万联证券董事长的袁笑一,至今刚履职万联证券一年。

公开资料显示,袁笑一出生于1980年,今年42岁,浙江诸暨人, 1999年袁笑一在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习,之后继续读研,攻读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硕士。2005年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的袁笑一直接进入了官方部门工作,自2005年12月以来,其曾在广州市政府政务信息中心、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广州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广州市金融工作局资本市场处、广州市金融工作局保险处、广州市金融工作局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处、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地方金融发展处、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任职。

除了前董事长李舫金因落马而出现变化外,在万联证券IPO报告期内,其高管团队中两个最重要的职位也出现了重大变更。

2019年1月15日,也就是在万联证券提交此次IPO申请的半年前,其时任总裁张建军蹊跷递交辞呈挂靴而去。

张建军可谓是万联证券的“老人”,其在2005年起便开始在万联证券中出任高管,2009年,张建军正式上任万联证券总裁一职,并一度担任万联证券法定代表人。

就是这样一位对万联证券而言战功赫赫的“舵手”,在2019年万联证券递交IPO前夕的突然去职,很难不让人对万联证券业务和内部管理的稳定性产生质疑。

在2019年张建军从万联证券离职后,接替其总裁一职的则为罗钦城,罗钦城也是目前万联证券的现任总裁。

在万联证券IPO的申报材料中,其高管团队中除了总裁外,还有三位副总裁。

2021年7月,在万联证券总裁、董事长等重要职位在IPO报告期内接连发生变化之后,三位副总裁之一的崔秀红,也正式向万联证券递交了辞呈。

据叩叩财讯获悉,崔秀红,人大经济学院博士,转型券商之前为黑龙江大学经管学院教师,转型券商后陆续担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研究所所长、资产管理部总经理。2017年10月进入万联证券出任副总裁一职并兼研究所所长,其主要分管资管业务条线、研究所和直投子公司万联天泽。

据上述接近于万联证券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自崔秀红担任万联证券副总裁以来,其分管领域的成绩显著的。

公开数据显示,就资管业务方面,万联证券业务收入排名由 2017 年全行业垫底一跃至 2020 年的全行业 33 名,这一业务也成为了万联证券最主要的增量收入和利润来源。

实际上在崔秀红正式离职万联证券之前,自2021年初,万联证券资管条线的人员流失便呈现加速,公开信息显示,如2021 年 1 月研究所所长助理、万联天泽董事徐益彬离职;2021 年 3 月,资管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孙晓辉离职;2021 年 6 月,资管同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舒宇离职。

值得注意的是,舒宇离职后的下一站正好是川财证券。

而崔秀红在李凯万联证券后不久,2021年10月,川财证券迎来其新任总经理,正是崔秀红。

“在IPO报告期内,最重要的董事长、总裁、副总裁皆出现了重大变动,万联证券应是很难向证监会证明其最近三年内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上述资深保荐人代表认为。

根据2018年6月最新修订的《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作为IPO发行的主体资格,需满足“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在报告期内包括董事长、总裁、副总裁等关键人士因各种原因引发的重大变动后,于万联证券申报IPO前夕才刚刚履新总裁一职的罗钦城也在近期遭遇到了监管处罚。

据证监会官网发布的一份落款日期为2021年12月20日的《关于对罗钦城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显示,万联证券在作为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保荐机构时,因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货币资金、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未能发现发行人大量更改银行流水、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会计基础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等问题,违反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37号,以下简称《保荐办法》)第四条的规定。而罗钦城作为公司时任保荐业务负责人,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领导责任。按照《保荐办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其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虽然监管谈话并不算是行政处罚,但在前述种种问题的叠加下,万联证券要继续推进IPO可谓难上加难。”上述资深保荐人代表表示。

2)券商上市竞速

有人归故里,有人赴考场。

在万联证券对外以“战略调整”为由主动撤回IPO申请之时,又有一家与其同样处于二三线梯队的券商正欲踏上IPO的征途。

也正是在万联证券决定撤回IPO申请的档口,东海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在2022年3月11日与中信建投证券签订了IPO辅导协议,拟在上交所上市,并于当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东海证券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常州证券,2003年5月更名为东海证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16.7亿元,具备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承销及保荐业务牌照。2015年7月27日,东海证券登陆新三板市场。

戏剧性的是,东海证券在此次IPO开始筹谋之前,也同样因董事长违纪被查,高管出现重大变动等影响而迟迟未能拉开IPO的序幕。

2019年7月,东海证券时任董事长朱科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在朱科敏被带走调查前后,东海证券高管层也进行了“大洗牌”:2019年6月27日,东海证券原副总裁彭晓星因个人原因辞职;同年9月12日,公司原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巫兰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0年1月15日,东海证券董监高完成换届选举,赵俊不再担任公司总裁。同时,钱俊文正式当选东海证券董事长,殷建华获聘公司总裁。

在一切人事尘埃落定之后,2022年,东海证券才终于启动了其IPO前的辅导流程。

除此之外,无论是在资产规模、营收和净利等指标上,万联证券与东海证券皆较为相似。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公布的证券公司2020年总资产排名上,万联证券以392.7亿排名第48位,东海证券则以332.8亿排名第51位。2020年业绩排名上,万联证券2020年度营业收入16.47亿元、净利润6.08亿元,在102家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57位、第51位。而东海证券则以营收21.1亿元和4.38亿分别排名第48位和第60位。

“对于许多二三线券商来说,谁能够先获得上市之机,便获得了‘跑马圈地’补充资本金并向上突围的机会。”上述资深保荐人代表认为。

万联证券此前虽已抢得IPO先机,在2019年便提交了申请,但最终失败的上市,很可能让其即使与东海证券相比也“赶得晚集”。

2022年以来,券商IPO步伐加快。

2月24日,东莞证券首发过会,其后,在IPO排队待审的队伍中,还有渤海证券、首创证券、信达证券等多家券商竞流而上。

其中,信达证券和首创证券审核状态为“预先披露更新”,渤海证券处于“已反馈”状态。此外,包括东海证券在内,还有财信证券、华宝证券、华金证券、国开证券、华龙证券等多家券商的审核状态处于“辅导备案”阶段。

(完)